首页>财经 > 正文

【五年一征程】银川经开区: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2-06-16 16:07:41来源:国际商报

五年一征程,五年一跨越,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加快转型升级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工业总产值较2017年增长了近2倍、突破500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增长了4.4倍、突破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90亿元。在全国230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69位、居西部50家国家级开发区第7,创历史最好水平。

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凸显。银川经开区理清产业发展定位,突出集聚集群方向,初步形成了战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和数字经济“3+1”主导产业体系。其中,以光伏材料、工业蓝宝石、半导体材料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已实现从单晶硅到光伏产品、从蓝宝石到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布局。以高档数控机床、高端精密轴承、智能铸造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获批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以医药、食品、服务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形成了健康食品及生物药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蒙牛、沃福百瑞、同仁堂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以梦驼铃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正在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业态,一大批领军型、科技型企业加速聚集。

项目招引建设效率一流。银川经开区创新转变招商思路,紧盯行业头部企业,成立7个招商专班,精细化制定“服务套餐”,成功引进隆基绿能、天津中环、蓝思科技等投资超百亿项目落户。5年累计签约合同项目170余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引进10GW高效单晶电池、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棒、1200万片蓝宝石切磨抛等优质项目30余个,形成“引来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企业,打造一个集群”的新格局。同时,银川经开区创新项目推进方式,实行领导包抓、日调度、周协调等机制,推行项目并联审批、集中联办模式,采取全天候施工、无假日施工、冬季施工等措施,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不断刷新项目建设速度。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强劲。银川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四大改造”,已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的“主阵地”。银川经开区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占自治区的26%、占银川市的55%;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22家,国家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在全国经开区中排名第21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3.53%,高于自治区2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件、在全国经开区中排名第13位;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6家,占银川市的65.6%、自治区的38.8%,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新突破。

绿色低碳发展成果显著。银川经开区严格落实“双碳”“双控”目标,狠抓“环境综合治理、深度节水控水、源头减排降碳”三项工作,大力推进绿电供应、绿能开发、绿色制造,实施低成本化改造、余热利用、中水增效等10余个改造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94吨标煤,仅为自治区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同比下降超20%;综合能源消费量121.9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4%。银川经开区建立企业亩均收益考核指标体系,部分光伏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项目实际投资强度达2000万元/亩,高出自治区平均水平6倍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9个、自治区绿色工厂3家,在自治区绿色体系创建中保持领先水平。

营商环境质量大幅提升。银川经开区坚持把全程服务作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全力打造“经心办”服务品牌。银川经开区5年累计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打通六盘山路等断头路,实现半小时交通圈;创新融资模式,发行企业债、土地专项债、重点项目融资贷等20多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近100亿元;争取高新技术、重点研发等数十项专项资金、落实到位资金4.2亿元;累计开展校企对接300余场次,解决用工2万余人;盘活闲置低效土地3000余亩,完善公交车路线,新增停车位1万余个,提供人才公寓1万余套,协调200余名企业职工子女上学,解决产业工人后顾之忧;累计减免各类税费近5亿元、房租超1亿元,缓解企业运营压力,新增市场主体近5000余家,营商环境测评满意度达到98%。

标签: 绿电供应 工业蓝宝石 余热利用 中水增效 绿色低碳发展 源头减排降碳 深度节水控水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