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中小银行股权拍卖为何遇冷流拍?
2020-07-24 17:19:39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国中小银行的数量众多,目前已经超过4000家,主要是农商行、城商行和信用社等三大类,资产总额占到整个银行体系的1/4左右,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以来,全国中小银行股权转让、拍卖的数量和规模都出现了大幅增加,银行股权交易成为了金融市场的一种新常态。但从2018年起,流拍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多,今年中小银行股权拍卖再遇寒潮,阿里拍卖平台今年以来共有1700笔左右的银行股权拍卖,但有六成股权最终流拍。
中小银行股权之所以遭到冷遇,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看,中小银行已经缺乏投资的价值。一方面,中小银行资本回报率在下降。从2011年开始,银行业资本回报率连续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9年的资本回报率为10.96%,只有2011 年高点20.40%的一半左右。
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中小银行的不良率近年来总体上升,有研究表明,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接近4%,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超过2%。
在中小银行股份难以出手的同时,民营银行牌照却依然是市场追逐的对象,近期互联网公司360购买金城银行3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正式进军金融业。目前,我国已经有19家民营银行,2019年总资产规模达到9000亿元左右,只占到全部银行资产总额不到0.5个百分点,虽然资产体量还不大,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利润也在迅速扩大。在近两年总体阵容扩充不大的情况下,2017年全部民营银行净利润共为19.7亿元,2019年达到82亿元,两年间翻了两番。第一批成立的5家民营银行2019年资产规模平均增速达到了40%左右,存款规模平均增长了56%,民营银行正处在发展的快车道,民营银行的股权和牌照的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我国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1978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9%,2007年上升到4.4%,2019年进一步提高到7.8%,这一比例比美国同期还要高0.2个百分点。
银行业传统业务领域已经趋于饱和,传统金融业态拓展空间有限,新领域的竞争在加剧,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个人金融。近年来我国个人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总体上呈稳步提升态势,由2005年的6%提高到2017年的16%,但集中在住房贷款领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渗透率也大大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金融成为个人贷款的新增长点,也是各大银行竞争的焦点。民营银行之所以快速发展,就是通过互联网带动消费金融,民营企业有8家互联网银行,其中6家是头部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资产管理领域。我国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不断增大,截至2019年底总规模约98.8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是主要渠道。资管新规实行以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型产品转型,直接面临着券商、基金、信托等多种金融产品的竞争。可以预见,银行业发展格局将会迎来深度调整,由于大银行的综合优势难以撼动,中小银行格局调整更大。
总的来看,银行业格局的调整有三种驱动力量:一是周期性因素。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下行,资本的边际回报率也在降低,银行整体利润水平也会下降。同时,我国的储蓄率已经进入下降阶段,过去十年间下降了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一些资本运用和资产管理水平不高的中小银行很难获得持续利润。
二是结构性因素。经济新旧动能转化加快,传统产业与高新科技产业之间进一步分化,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也有进一步分化的态势。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结构性问题,今年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到8.9%,远高于传统产业增速,部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明显扩大,比如房地产行业四大龙头的份额在疫情后提高了10%左右。由于我国中小银行客户多为中小企业,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结构性冲击将会导致中小银行分化现象加剧。
三是制度性因素。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加强了银行股权穿透式管理,严控代持行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的标准提高,对银行表外资产的配置、资金的流向监管更加严格。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银行业格局必将出现深刻调整,一些管理水平不高的金融机构很难继续在市场寻找到生存空间。
中小银行股权交易市场是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银行业调整的基础设施。目前各地股权交易所非上市银行股权登记托管工作已经逐步完成,一些地方法人银行已经到股权托管中心或产权交易所进行股权托管,我国中小银行股权交易市场正在逐步规范。
今后一段时期,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市场机制,建议充分利用好北京金融交易所等平台,逐步构建起全国统一的非上市中小银行产权交易市场。建议对银行股权的质押、变更和增资行为进行规范,鼓励非上市中小银行股权进入区域性交易所挂牌,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流动性,增强交易透明度,增强价格发现功能,为银行业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后 骆振心)